明代秘史:天子戒风流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过一些帝王是曾经提倡勤俭节约的。但有的是不能善终,有的是令天下节俭,自己奢侈。而明太祖朱元璋“身先节俭”,一生节俭,这在历代帝王中也是非常少有的。  天下臣民能否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并蔚然成风,关键要看最高统治者本人能否作出表率,带头节俭。朱元璋深明此理,他说:“所谓俭约,非身先之,何以率下?”如“上能崇节俭,则下无奢靡”。他自己从小过惯了穷苦日子,当了皇帝之后,仍然处处躬行节俭,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每日早膳,只用蔬菜就餐,苑内不准种奇花异草,要种上蔬菜和果木树。他穿着的衣服也很陈旧,常常是几年不换上一件。睡的御床,色调浅淡,样式一般,还不如当时一个中产人家的卧榻。在营建应天新内城时,主管工程的大臣把图样送他审批,朱元璋把一些雕饰奇巧之处统统划掉,指示把历代帝王兴亡的故事,画在引人注目的墙壁上。在他的影响下,皇后、妃子也都很注意节约,穿的都是洗过多次的旧衣裳,从不乔装打扮,满身珠宝。他多次对臣僚说:“珠玉非宝,节俭是宝”。“千古之上,称盛德者,以尧为首,后世竞为奢侈,极宫室苑囿之娱,穷舆马珠玉之玩,欲心一纵,卒不可遏,乱由是起矣”。元朝的降将张昶暗中指使人上书朱元璋,劝他“及时娱乐”,朱元璋看后大怒,“焚其书”,说此人“是欲为赵高也”。陈友谅有一张缕金床,极为考究,江西行省将此床送给皇帝,朱元璋说:“这同孟昶的七宝溺便器有何两样?”下令将床焚毁。  朱元璋之所以从自己做起,严格履行勤俭节约,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悉心钻研历史,研究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自古王者之兴,无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于奢侈”。光帝王之家节俭不行,勤俭节约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事情。因此,朱元璋决定在全国臣民中间,特别是臣吏中间,提倡节俭,狠刹奢侈浪费之风。  为了教育子孙不忘创业艰难,朱元璋还命人把自己的艰难经历绘画在宫殿里,并告诫子孙说:“富贵易骄,艰难易忽,久远易忘,后世子孙生长在深宫,只看到富贵,习惯于奢侈,不知道祖宗起家之艰难,现在你们要朝夕看看我的经历,不忘祖本”。为了创造一个艰辛劳作的环境,朱元璋命令儿子们周围的太监,要进行纺织,造麻鞋、竹藤,在宫廷内的空地耕种蔬菜,从小要他们看到劳动的艰辛。儿子们要是外出,近的一律步行,外出远的只能骑马走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他说:“上有朴素节俭,帝业方可久传。后世子孙,必须世守为法”。  由于朱元璋大力提倡节俭,并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皇室做起,严格要求各级官吏,狠煞奢靡之风,使明初的吏治比较清明,经济很快得到复苏,社会出现了新的转机。在此以后的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继续上升,从而形成了“明初盛世”的局面。  1398年5月,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大明王朝,安静地死去了。葬在南京城外钟山下,名曰孝陵。  朱元璋是中国帝王史上又一位杰出的帝王,他幼年丧失父母,逃荒要饭,受尽了人间辛酸,后又投奔军旅,横征天下几十年,最后终于登上了帝王宝座。在执政的几十年里,他躬亲庶政,整饬肃吏,休养百姓,提倡节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文章来源网络

(0)
上一篇 2023年8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