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东北防御是怎么崩溃的?

—、“自坏长城”——袁崇焕的冤死

        宁远大捷后,袁崇焕一面遣人吊努尔哈赤之丧以探听虚实动静,一面跟皇太极谈判,借以争取时间重修宁、前各城,以备持久之战。不料锦州城刚刚修缮完毕,皇太极便率两黄旗、两白旗进攻了。袁崇焕像

  天启七年(1627年,天聪元年)5月,皇太极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来到了锦州城下,诱降不成,开始猛攻西城。大、二、三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亲自督战。城上的守将是赵率教,守兵只有三万人。赵率教也是个硬骨头,指挥坚决,击败了后金军,迫之撤退五里而营。皇太极又调了沈阳的兵马,攻打了一个月。一月之中,“大战三次,小战二十五次,无日不战”,到底还是拿不下锦州城。皇太极乃移攻宁远,在宁远城南和城外展开了激战,从早晨三四点钟一直打到下午三四点钟,济尔哈朗、萨哈连、瓦克达等将领负了伤,兵士更是死伤无数。袁崇焕亲自指挥守城,最后更“凭堞大呼”,组织反击。号称“万人敌”的祖大弼,一马当先,差一点砍伤皇太极的坐骑。皇太极损兵折将、险些丧命,不由得“大放悲声”,回攻锦州去了。而当皇太极重返锦州时,锦州的护城壕却更加宽、防守也更严密了,皇太极又损失了不少士卒。

  袁崇焕指挥的这场宁、锦保卫战,史称“宁、锦大捷”。

  然而,魏忠贤却使人弹劾袁崇焕,说他不率军救锦州,袁崇焕被迫辞职。不久,天启皇帝死了。崇祯皇帝上台前,听说魏忠贤谋迎福王继位,所以上台后,罢、诛了魏党,袁崇焕才得重新上任。

  袁崇焕此次上任后,决定更好地整顿前方。他知道:辽宁南部海中的皮岛,北可攻击后金,东可联络朝鲜,西南则拱卫登、莱;驻守该岛的总兵官毛文龙,早先也曾从该岛袭扰过后金的后方,但后来堕落成魏忠贤的干儿子不说,还虚报兵额、广招商贾、贩运禁物,大发国难财。而且传说他甚至与后金暗通声气,崇祯元年(1628年,天聪二年)写信给皇太极称:“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我虽为此地之官,而归顺之心常有也!……上(指皇太极)诚有意于我,如用我时,遣人来告。”此据《满洲老档秘录》下编《毛文龙来书·七》。也有人认为有些书信是后金编造的。

  崇祯二年(1629年,天聪三年)7月,袁崇焕来到皮岛,24日,便以观将士校射之名,邀来毛文龙,宣布他有12罪,问其部下:“毛文龙这样罪恶,你们说该杀不?若本院屈杀了他,你们就上来杀我。”毛的部下都说杀他不屈。袁又转身对文龙道:“若不杀了你,这一块土非皇上所有!”遂西向叩请尚方宝剑,叫旗牌官张国柄执尚方剑斩之于帐前,消除了抗金前线的一个隐患。

  与此同时,袁又建议朝廷加宿重兵于蓟门,严防后金绕道入犯。朝廷却未接受。皇太极于是在11月率兵绕道喀喇沁部,破大安口,从龙井入关,克遵化城,由蓟州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而逼进北京,驻营于城北土城关之东,复移营南海子,距城关厢只有两里了!明朝总兵满桂等,拒敌于德胜门、安定门外;城上明军发炮助战,竟误伤了满桂军,满桂本人也受了伤,只好率残兵躲入城中,遗弃辎重、士卒无算。

  袁崇焕得知皇太极绕道入关,即挥宁、锦将士入战。总兵赵率教牺牲在遵化附近,袁仍追击不止。12月19日,袁追到蓟州后,更以两昼夜三百余里的速度追到了北京城外,招抚了满桂的散兵,又与后金兵在广渠门外激战六小时,两肋中箭多处,只因穿着重甲,敌箭才未穿透入肉。崇祯三年(1630年,天聪四年)1月中旬,皇太极率兵到袁阵前,见阵坚难破,便施展起反间计来。

  原来皇太极毁边入关,曾俘获太监二人,这回在撤退途中,便密令副将高鸿中、鲍承先等坐近这两个太监,故作耳语道:“此时撤退,是皇上(汗皇太极)的计策呵!不久前,见皇上单骑到袁巡抚阵前,跟袁巡抚派出的两人谈了很长时间。袁巡抚跟咱有密约,事情马上就可以办成的。”事后,又故意让一个姓杨的太监逃脱。杨太监逃进北京,立时报告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一向师心自用,独断多疑,恰巧又听得漏网宦党分子王永光等造谣:“袁崇焕引敌长驱直入,想要挟皇上(崇祯)定城下之盟。”于是,马上把袁崇焕拿下,关进了诏狱。

  袁被下狱后,将士放声大哭,众兵也大骂不止。半年之中,官吏有诣阙抗疏的,有申辩得罪的,还有请以身代的。孙承宗也写诗鸣不平:“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皇龙半不平。”但朝廷却不予答理。而身陷囹圄的袁崇焕,还亲笔写信劝部下安心抗敌。夏天,孙、袁旧部将后金军赶出了长城。崇祯皇帝也不得不说:“守辽非袁蛮子不可。”然而,那个“阳托严正之名,阴行�u嫉之私”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温体仁,却收买了袁的部将谢尚文造了伪证,诬证袁确通敌,使袁被凌迟处死了!

  袁崇焕,出生于离广州不远的东莞县一说袁崇焕是广西梧州滕县人,因其祖籍在广西。,自幼受到“尚武”的乡人影响,“三载深心,二十年僻学”,立志有所作为。当邵武县知县时,廉洁奉公,“一钱不入”,穷到父死奔丧都“不能为行李”。统兵以后,还是“第宅萧然,衣食如故”,而且“恤贫扶弱”,因而是“所至有声”。在那“君子尽去”、“小人独存”的当儿,他明知“任劳则必招怨”,却仍旧忠愤而行。第一次被罢官,他在《边中送别》一诗中,就倾吐过自己的耿耿忠心: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他不顾父母、妻子、手足,历年奋斗,自谓“大明国里一亡命徒”,真是一个奋不顾身家的志士。然而,这样一个人才,竟被凌迟处死了!袁死后,宦党分子还动辄以“袁党”为借口来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关防岂有不“日坏”之理!

  二、众叛亲离——大凌河之战与明将的纷纷降清

  崇祯皇帝虽有锐志,却遇事多疑而且躁急苛细。他在位17年,竟换了50多个宰相,真是“朝无久任之士,官有传舍之情,主无信倚之诚,臣有脂韦之习”!

  当初大学士孙承宗等打退后金军进攻后,开始修筑关外防线。按孙承宗的意思,是集中全力先筑大凌河城。巡抚邱禾嘉却分兵修筑右屯。而此刻,朝廷又罢了经略梁廷栋的官,代之者更决定撤军赴蓟,只留工兵万余兼筑关外两城,结果是大凌河雉堞工程仅成其半,皇太极便率军前来了。

  崇祯四年(1631年,天聪五年)8月底,后金军渡过辽河,兵分两路西进。贝勒德格类、岳托等率军2万,经义州,前屯锦、凌之间;皇太极亲率的军队,有新铸大炮60门,由白土场趋广宁大道而来。9月1日,两路大军汇合于大凌河城下,一部分环城掘壕围困,一部分伏于凌锦间的隘道准备“围敌打援”。13日,皇太极又令一支军马在锦州方向拖土翻尘、鸣炮呐喊,引诱守军出城受歼。

  大凌河的守将祖大寿,做游击时,曾受到过孙承宗的奖拔,袁崇焕督师时,又升他为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他是颇有战功的。不过这时,他的大凌河守军只有骑兵七千、步兵七千,加上工役三千、商贾二千,还不到两万人《清史稿》说是三万余人。。祖大寿料想锦州必援,因此,听见炮声,以为援兵已到,便出城冲杀,被后金兵打得大败。而援兵真到时,祖大寿却不敢相信、没有出城。

  率领援兵的,是总兵宋伟、吴襄和监军张春。援兵一共4万人,列阵于离大凌河城15里的长山口。皇太极亲率2万人马攻击,宋伟坚阵击之;皇太极令两翼骑兵闯营,宋伟命火器齐发,无论后金军如何冲锋,宋伟的营盘仍是岿然不动。皇太极命令炮队全力轰击吴襄营,也受到猛烈的反击。吴襄为了焚毁后金的炮队阵地,下令火攻,不料风向突变,西风变成了东风,大火竟反烧了自己的大营,被迫撤退。吴襄先败,宋伟终于也抵挡不住。明军归途又遇伏,张春等33名军官被俘,士卒死伤无算;只有副总兵、祖大寿之弟、“万人敌”祖大弼,组织了百余人,化装成后金军,夜袭了皇太极宿营的白云山,算是援军发动的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的反攻。

  援军退去,祖大寿孤军自守,又过了一个来月,后金军开始大攻。他们首先攻打拱卫城垣的台堡。那些台堡,一个个高几丈,内有兵舍、粮库、炮眼、雉堞、�t望台和上下马道,都是砖石砌成。丢了台堡,城垣便直接暴露在后金军的火力之下。皇太极于是下令炮兵集中轰击最坚固的鱼子嶂台,轰了三天,台垛毁坏,参将王景投降。鱼子嶂一下,其余各台守军,走的走,降的降,大凌河城便失去了羽翼。加之城中粮草已尽,人且相食,兵员锐减,皇太极又反复诱降,祖大寿便杀了副将何可刚,率领副将14员,参将、游击24员,出城降清了。

  毛文龙死后,皮岛总兵是黄龙。黄龙手下有个叫尚可喜的军官。在孔、耿降金以前,当耿仲明的部将通洋获罪、仲明之弟大闹皮岛,打折黄龙的股骨,割掉黄龙的耳、鼻之时,尚可喜曾率兵定过乱。孔、耿降金以后,尚可喜等抚定辽南诸岛,打退过孔有德军的进攻,成为广鹿岛的副将。黄龙战败自杀后,朝廷委任的新总兵沈世奎等人,诬告可喜有罪,想除掉他,因此,尚可喜也于崇祯六年(1633年,天聪七年)投降了皇太极。

  与崇祯皇帝的性急多疑、任察尚气相反,皇太极非常注意优容汉族降人,瓦解明朝的军心。那位沈阳诸生范文程其先世于明初自江西贬沈阳。,在努尔哈赤时期权力并不太大,到皇太极时,入内秘书院奏事,竟“必漏数十刻始出”,皇太极对于他,真是言听计从。范文程也就特别为皇太极卖力,迫使明朝冤杀袁崇焕的反间计,就是范文程首先提出的。佟养性,是个被明朝关进监狱的汉人,越狱降金后,皇太极也叫他统领汉军,成为后金最早的一支炮兵部队的头领。佟养性率领的后金炮队,在大凌河之战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被俘不屈、绝食而死的明朝官吏,只有大凌河之战中的监军张春一个人。

  鉴于明朝政治、军事的腐败无能,又由于天启七年(1627年,天聪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先后两次攻打朝鲜,朝鲜国王李��也就投向了清朝。天启七年、崇祯五年(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用政治和军事手段,招抚与征服了察哈尔蒙古。依附明朝的察哈尔林丹汗被清军追击得穷蹙潦倒,出痘死在离青海十日程的大草滩,其妻窦土门福晋只好投降。崇祯七年(1634年,天聪八年),林丹汗之叔茂奇塔特亦降。第二年,林丹汗的另一妻子苏泰福晋,也叫其子额哲捧了元代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降了。

  皇太极的这种剿抚并用、威恩兼施的手段,实在是高明极了。

  三、洪承畴——松山之战与明朝防御的瓦解

  皇太极即位以来,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崇德六年),十五六年内,虽曾三次骚扰关里,但却总因没有拿下山海关和锦州而行动不便。第一次入关里,在崇祯二年(1629年,天聪三年),是绕道大安口、龙并关毁长城才入的;第二次入关里,在崇祯八年(1635年,天聪九年),是从平虏卫入翔州抵长城,毁城墙才入的;第三次入关里,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崇德三年)到第二年,也是分别由密云东北的墙子口、董家口和青山关之间才入的。尽管第三次,一共克、降了一百多个城镇,逼死了待在高阳家里的孙承宗,杀掉了英勇抵抗的卢象升,掳到了济南的德王朱由枢,但是,始终未能大量歼灭明朝军队的有生力量。明朝军队的抗清主力,仍横亘在皇太极夺取关里、立足关里的要隘——山海关和锦州一带。

  皇太极极力要拿下锦州和山海关。

  崇祯皇帝也极力想加强锦州和山海关的防守。但是,他的兵部尚书和蓟辽总督,却像走马灯一样洪承畴被他随换随撤,并且瞎指挥。

  崇祯十二年(1639年,崇德四年),蓟辽总督换上了洪承畴。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天命元年)进士,曾任陕西三边总督,是个屠杀农民起义军的大刽子手。他俘杀过“闯王”高迎祥,又屡次打败过李自成。李自成由四川返临潼,他设了伏兵,打散了起义军,迫使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骑走入商洛。一时可谓战功赫赫。

  崇祯十四年(1641年,崇德六年),清军围困了锦州。七月里,洪承畴亲率吴三桂等八个总兵、十三万人马驰援。大军云集宁远,接到锦州守将祖大寿的建议,洪承畴便向杏山、松山缓缓而行,准备步步为营、稳攻稳救。新上台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竟以持久费粮为由,派了张若麒前来监军促战。洪承畴本来也并非有识之将,如今听得催促,便轻意地将粮草留在宁远、杏山和塔山外的笔架岗,只率了六万兵马贸然前行,叫其余的兵马随后跟进。洪到达松山、杏山一带,将骑兵布置在松山东、南、西三面驻扎,将步兵布置在离锦州只有六七里地的乳峰岗,并不立即与围困锦州的清军接仗。

  皇太极得报明朝援兵大至,便于8月亲率增兵从盛京赶来,驻于松山、杏山之间,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横绝了洪承畴等的归路。随后,皇太极又派兵夺了塔山之粮。

  战机已失,洪承畴才决定背松山列阵,派兵冲击清营,冲不破,就决定撤退。总兵王朴临战先逃,已自坏了军心;总兵吴三桂等逃往杏山,前被清军伏击,后有清军追赶,狼狈得不成样子。逃到杏山不久,王、吴二人又令撤奔宁远,再次遇伏,部卒伤亡十分惨重,王、吴二人仅以身免。

  洪承畴事前没有决战之心,使自己的军士一下子就死掉了五万余名,溃散了六万余人,身边只有总兵二人(一人曹变蛟。还受了伤)、残兵万余人,被清军团团围困在松山城中。

  10月,洪承畴听说皇太极回了沈阳,便悉众突围,但被清军顶了回去。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德七年)1月,洪承畴听说朝廷援军且至,又派六千兵出城夜袭,也被清军战败。败兵要退入城,洪承畴见追兵欲至,竟下令关了城门,因而大部被歼,余走杏山,道遇伏击全死。洪承畴自此不敢再战,而朝廷援军也害怕清军,逗留不敢前来。松山城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监军张若麒,钻进渔船从海上逃了命;兵部侍郎沈廷扬奉命从天津运粮,却好几个月迁延不来。城中粮食殆尽,副将夏承德又叩款清军,愿以儿子夏舒为质约降。3月,清军应约夜攻,一下子把洪承畴抓到了手!

  松山之战,清军歼灭了明朝“边兵”的主力,锦州城中的明军更加孤立。被围困了整整一年的锦州守将祖大寿,本来不是彻底的抗战派;他弟弟“万人敌”大弼又病不能军;加之清军期在必克,在外城的每面都分立八营围着,绕城还挖了深壕,因此,锦州城是危在旦夕的了。有个叫做武巴什的蒙古贝勒,原是守卫锦州外城的,祖大寿风闻他要降清,便匆匆决定派了副将一个、游击一员,率兵前去伏杀他。武巴什发现,双方便混战起来。这样,清军乘机攻占了外城,祖大寿最后还是走出内城,彻底向清军投降了。

  锦州沦陷,使明朝经营了20来年的宁锦防线全部崩溃,这不仅使山海关变成了一座孤城,而且也大大加深了北京的危机。皇太极曾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在,明朝精兵已尽,我再四周纵掠,北京一定可得。”10月里,他便发兵大扰河北、山东,攻破了3府、18州、67县,共88个城镇。当时,老百姓砸锅献铁做炮弹支援明军,还编出歌谣说:

  望见贼(指清军),莫急躁,

  照定苗头才放炮。

  若是一炮打不准,

  空费钱粮惹他笑!

  但明朝的地方官,却依旧只知与幕客饮酒作乐,且虚奏捷音来欺蒙朝廷。

文章来源网络

(0)
上一篇 2024年7月4日
下一篇 2024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 苏克萨哈与鳌拜有何不共戴天之仇?

    解析苏克萨哈的儿媳妇是谁苏克萨哈是清朝时期,正白旗的人,与索尼、遏必隆、鳌拜这三位大臣并称为清朝康熙帝的四大辅臣。貌合神离的四大辅臣,既团结一致共同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又勾心斗角,…

    2024年1月18日
    1280
  •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一代名相魏征病逝,终年63岁。在魏征病逝前几天,李世民带着小女儿衡山公主到魏府探望,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并深情而痛心的说:“您的儿媳妇儿来看您了。”…

    2024年4月12日
    1270
  • 二、北京保卫战

    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北京,京城里一片恐慌,百官集于朝堂之下,散朝还不肯退散。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搜罗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想以重金把英宗赎回来,却遭到瓦刺军的…

    2023年11月9日
    1430
  • 中国古代政治联姻牺牲品:元朝公主13岁下嫁高丽国

    导读: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

    2023年6月9日
    1570
  • 2.防范外戚:承继光武遗风

    倚用宦官、放纵外戚,一般都是昏君所为,借鉴前车,加强皇权的政治措施也就成为了汉明帝的统治策略,汉明帝严厉处理外戚,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汉明帝刘庄30岁即皇帝位,思想已比较…

    2024年2月27日
    1810
  • 多元文化的碰撞:元代的宗教与文化融合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元代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宗教信仰的包容性无疑为其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这篇作品中,我们将探讨元代的宗教状况以及其…

    5天前
    20
  • 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八个儿子都享誉后世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司马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司马防曾经是曹操的官场引路人。按照东汉的规定,任官升迁都需要有人举荐,就算曹操…

    2023年11月16日
    1720
  • 探寻秦始皇陵的秘密:历史的真实与传说的交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功绩不仅在于统一六国、建立帝国,更在于他对文化和艺术的贡献。然而,对于秦始皇墓中的秘密,却一直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与猜测。 据传说,秦始皇陵内埋…

    2024年8月24日
    380
  • 赵广汉为何会被冤枉杀了婢女?

    赵广汉传  一代名臣赵广汉,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汉宣帝前期,也就是公元前73年前后的时间段。据说赵广汉的最终是被朝廷腰斩而死,至于什么原因在相关的“赵广汉传”…

    2023年6月29日
    1620
  • 北宋宰相身旁的人都被提拔,唯独他一直打杂,知道真相的他无地自容!

    北宋名臣张齐贤非常的能吃,一开始他就是凭借着惊人的饭量而引起赵匡胤的注意,也因此走上了仕途。   但张齐贤并非“酒囊饭袋”,他很有主见,眼光远大。雍熙三年(986年),大将曹彬、潘…

    2024年2月18日
    16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