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为什么自杀而死?

在明朝嘉靖年间,正当全国道教泛滥的时期,朝中出现了一位“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同情百姓疾苦,被当时一些人称为“离经叛道”的学者李贽。

   李贽是明代者名思想家,号卓吾,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生于福建泉州。幼年家道清寒,七岁丧母,跟随教书的父亲读书识字。嘉靖三十一年考中举人。因 生活困难,无力再考,只好当了河南共城县教谕,后改任礼部司务。不久父亲去世,停职丁忧。守孝三年服满,回到北京等待重新安排职务,但他一无门路,二没钱 打通关节,只好干等,一等就等了一年零八个月。这期间他只好以教书糊口,有时一天只吃一餐。在这种艰苦的生活中,使他逐渐认识了人生,得到了磨炼。

  后来,他终于分配到国子监当博士了。博士又叫五经博士,是向学生讲授“五经”的教官。李贽从小就不信学(学,指的就是儒学),却又让他讲“学”,这个教官还能当好吗?

  他去给监生们上课了,他幽默地说:“有人讲:‘天下生仲尼(孔子),万古长如夜’。怪不得羲皇时候的人,白天还要点着灯笼走路呢!”监生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贽讲:“有人宣称孔子是‘圣人当中的圣人’,是‘至圣至贤’。不管干什么都得照着孔子的去作,凡事‘不可不依仿,不能不依仿,不容不依仿’。那么孔子 以前的人又去依仿谁呢?”他又接着讲:“天生一人,便有一人的人格。全靠依仿别人而生活,你个人的人格何在?前人之是非是一是非,然而今日不是前日,前日 之是非又怎能作今日衡量是非的标准呢?”

  李贽是五经博士,是要他向学生讲授“五经”的,他倒跟“五经”唱起反调来了。国子监赶忙请吏部把他调走。因此,李贽只教了三个月的书,便被调到南京任刑部员外郎了。

  南京刑部的职务清闲,使李贽有时间读书,也使他有时间写书。他的名声渐渐传开了,有人赞同他,有的人反对他。但他毫不在乎,仍然我行我素,坚持他自己的学术见解。

  到了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李贽50岁了,才被任命为云南姚安知府。不过李贽当知府的时间并不长,只两年多他就不干了。因为他受不了上级的勒索和送往迎来的繁文缛节。他把头发剃光了,僧不僧,俗不俗,就那样往大堂上一坐,问起案子来,一时舆论哗然。

  巡抚把他叫了去,问他:“你这种打扮,成何体统!难道想当和尚吗?”

  “非也,天底下并不是只有和尚才准许剃头的。而且朝廷只对各级官阶的朝冠、绶带和官服的服色、绣文作了规定,却没规定各级官员头发的长短。因此下官此举,只是个人的癖好,似乎与官衔无关。”李贽的一番话,气得巡抚嘴唇也哆嗦了。

   李贽回到任所,知道巡抚不会放过他,便主动离职,并从此不再作官。他觉得作官太不自由,束缚了他的个性发展。万历十二年,他把妻子儿女送回老家泉州,自 己来到湖广麻城(在今湖北省)周思敬的家里。他看到这儿有一处叫龙湖的湖泊很美,便准备在这儿定居好著书立说。于是,他便给朋友写信,要求得到“半俸”的 帮助。他那时已有许多朋友,其中不乏高官。不久,援助的款项来了,他便在龙湖畔的青山上建了一座寺院,称为“芝佛院”。

  芝佛院并非正 式的寺庙,因为他没在县里的宗教衙门“僧公司”或州的“僧正司”以及府里的“僧纲司”任何一处登记,因此只能说是私人的佛堂。芝佛院中有一座正殿,供奉着 佛祖;左右有偏殿;还有一排专为招待来访客人的房舍。因为李贽那时的朋友上至尚书侍郎、总督巡抚,下至进士举人、县学生员,这些人常跑来向他请教。他自己 则住在山顶的一间精舍里,他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和《史观评要》等著作,大部分是在这里写成的。他把他的书起名为《焚书》,意思 是说,他书中的观点一定会有人反对,说不定那些人气急了便把书付之一炬,因此叫焚书。

  李贽是在穷困中长大的,深知民间的疾苦,他同情人民,憎恨官府的腐败,特别是对那些盗匪,他认为大多数是被官府压迫得无法生存,才铤而走险的。他曾说:正是由于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使豪杰抱不平之恨,英雄怀罔措不戚,直驱为盗也!”

   李贽不信学、不信道,主张个性自由发展。他本人也放荡不羁,不拘小节、不恤人言。因此,他的作法和主张,都是和当时的封建礼教传统道德相悖的。因此,被 认为是离经叛道,是对整个上层社会的公开挑战,当权者岂能容他自由自在的存在。那些反对李贽的人买通地方上的无赖,晚上放火将芝佛院烧毁了。而李贽也被锦 衣卫逮捕入狱。

  负责审问的李官员大金吾未能从李贽身上获得什么口供,他打算将李贽遣回原籍。过了几天,圣旨也未下达,李贽在狱中作诗读书自如。一天,李贽叫侍者为他剃发,待侍者离开后,李贽拿剃刀朝自己的喉咙割去,自尽而死。那年是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

  李贽虽然死了,但他的著作却未能焚毁,被他的亲友保存下来,一直在人间流传。

文章来源网络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相关推荐

  • 唐代宗李豫皇后沈氏下落之谜

    帝王档案   李豫:762年-779年在位,原名李�m,肃宗李亨长子,性格沉着内敛。李豫自幼性温和敦厚、相貌出众、才情过人,忧国 忧民,贤明通达。他是戎马一生的马上皇帝,在战火之中…

    2024年6月24日
    1150
  • 明代的疆域发展:向内收缩性格的王朝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8月,明朝的军队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皇帝向北方的草原逃窜,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灭亡。明朝军队经过一系列征战,除了蒙古高原和西北…

    2023年10月25日
    1320
  • 唐朝科举“零录取”,温庭筠给8人做枪手,世人评价奇葩!

    自从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早前的门庭制度得到了改善,相对而言是公允的。而在唐朝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好几件十分奇葩的科考事件,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述一番!   1、李林甫“零录取”  …

    2024年7月23日
    580
  • 蒙元帝国的兴衰:一次震撼人心的历史回顾

    在一个遥远的时代,有一个伟大的帝国,它的名字叫蒙元帝国。这个帝国曾一度强盛无比,它的疆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拥有庞大的军队和广阔的领土。 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名叫铁木真的男人,他是蒙元…

    2024年10月11日
    20
  • 素描王安石_《李国文说宋》

    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大政治家,但也是个大怪人。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尤厚善,无日…

    2023年7月4日
    1560
  • 穿越历史迷雾:赵姬:从商贾到权倾天下的一生

    秦始皇嬴政的母亲赵姬,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性其实有着一段颇为坎坷的经历。 赵姬,本名吕不韦的妻子,出生于商人家族,家族世代经商…

    2024年8月31日
    260
  • 帝王权术:李世民临死前竟不忘算计朝廷重臣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

    2024年4月13日
    1460
  • 一战英豪:迦勒迦河决战,罗蒙两国的生死较量

    1222年冬,蒙古军在钦察草原驻冬。钦察人属于突厥游牧部落的一支,其领地处于里海、北高加索、黑海以北、东邻康里部(咸海以北)、北接罗斯、西到匈牙利等国。钦察一部的首领迦迪延曾将女儿…

    2024年9月30日
    360
  • 《望湘人》贺铸词作鉴赏

    【原文】望湘人・春思 ①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②,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③,佩兰香老④,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⑤。须信鸾弦易断⑥。奈…

    2024年7月8日
    770
  • 黄金家族蒙古铁骑遇到了强劲对手――朱元璋

    1368年末的北元初叶,蒙古铁骑的力量不容小觑。其都城先后在上都和哈拉和林,政治、军事、经济上还有相当大的实力,政治中心处在广阔的岭北行省, 左侧是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兄弟们的封…

    2024年7月25日
    10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