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气

无论古代现代,运气,恐怕都是我中华国民经常吊在嘴边的一个词组。捡了钱,啊,我今天运气太好了!还没有弯腰,钱钱就到了手上;跌了跤,唉,我今天运气忒糟了!一马平川大路平坦,不下雨不刮风还没人拥挤,居然就连跌跟头。

  “运气”这事儿,看不见莫不着,但是却无处不在。

  “运气”这词儿,也成了人们出口率最高的口头禅。

   在公元前121年的那个夏天,飞将军李广和天之骄子霍去病,就分别与这个叫“运气”的词儿,一头撞了个满怀。但是,却结出了两颗不同的硕果。我还真的不 知道,他俩究竟是运气太好,还是运气太背。那一年,汉武帝刘彻认为,已经落水了的狗,一定要痛打。不然,它一旦翻上岸来,咬起人并不比饿狼逊色。于是,他 派出了两支队伍再次痛击匈奴。

  刘彻命霍去病公孙敖合兵,从今天的甘肃庆阳出发,再次进击河西走廊;命李广、张骞率军出右北平,重兵围剿匈奴左贤王。两支队伍分头挺进。急于立功的李广,率领4000骑兵打前锋,张骞率领10000大军打接应。

  与上次李广的被俘如出一辙,他老人家很快就找到了匈奴主力,不多,就4万骑兵。以一对十,两天一夜的拼杀,打得那个艰苦卓越。

  要命的问题是,张骞率领的大军,迟迟不到。

  他迷路了。

  运气啊,作弄人。这本是李广立功封侯的机会,可是啃了10多年沙子的张骞,居然就找不着北,这不是要急死人吗?不管怎么说,李广还真是发扬了他敢打敢拼的革命精神,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砍得那个昏天黑地啊,4000骑兵,还剩下浑身是伤也是血的1000来人。

  悲壮而惨烈。

  就在李广将要被匈奴同志消灭的前一刻,张骞以及张骞率领的大军赶到了。

  左贤王见汉军主力赶到,立刻“扯乎”——溜矣。

  毛主席说:打不赢就跑嘛。

  尽管,左贤王肯定没有学习过毛主席语录,但他一定明白,“跑”的深刻意义。

  李广的运气不算坏吧?

  至少,他撑到了最后,以极为残酷惨痛的代价,换来了一个极为悲壮惨重的胜利。

  可歌可泣。

  出击匈奴左贤王的部队,玩了一次迷路,使得李广的“封侯”就此止步;要命的是,进击河西走廊的部队,居然也玩了一次异曲同工,公孙敖率领的大部队竟然也迷路了。

  天哪,原来有如此惊人的巧合!

  我们常说,历史常常会有惊人的巧合,可不曾想,同一场战争的不同两次战斗,居然也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可思议吧?

  所以我说:历史忒不靠谱儿。

  巧合是巧合了,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同样的事件,竟然两次发生,但是结果却差之千里,这似乎又预示着另一个种类的不靠谱儿。

  原因是指挥战斗的人,不同。

  当霍去病发现公孙敖跟丢之后,并没有如同李广一样,硬碰硬地与匈奴主力决战。他当机立断,不等公孙敖,率领着人数不多的先头部队,采取了和以往相同的办法,避其锋芒,大胆穿插,又来一次长途奔袭,绕到匈奴的屁股后面,再次干它一个猝不及防。

  战争,其实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如同李广,他当然可以以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匈奴大军正面对抗,以待张骞援军的到来。但是,霍去病却凭借他灵敏的嗅觉,机智灵活的对敌风格,毅然避开匈奴主力锋芒,绕道贺兰山,穿越居延泽,长途奔袭2000里,直接挺进祁连山脉。

  我经常说,匈奴人真如毛主席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凶悍野蛮,不可一世,其实就是四肢发达,不动脑筋,而且,永远不长记性。几个月前,就是这一帮匈奴人,刚刚被霍去病干了一个屁股开花。这一次,他们的屁股,竟然照样不设防。

  晕哟。

  再被干一次屁股开花,肯定顺理成章。

   匈奴大军再次把他的重兵布置在面对汉朝的贺兰山正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就是没有汉军前来。正在磨皮擦痒,不知所以的时候,却不曾想,霍去病已经从他 们那只从不设防的屁股后面,砍杀进来。匈奴的同志,再次上演猝不及防,3.2万多人的脑袋,在没有回过神来的瞬间,已经被霍去病及其英勇的大汉男儿搬了下 来。休屠、混邪两王全军覆没,匈奴单桓王及各类小王、相国2500多人被俘。

  显然,这又是一次辉煌的战斗。

  天之骄子,霍去病和他骑兵队伍的男儿们,当之无愧。

  这两场战斗,遭遇相同的机遇,却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

  打仗就是烧钱

  我们今天的人,肯定就知道,打仗,其实是一件严重烧钱的活儿,一场战争的最后胜负,往往取决于谁的钱钱足够的“烧”,如果钱钱不够“烧”的那一方,离失败就不会太远。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是什么,对一场战争的成败来讲,粮草就是银子。

  没有银子,就不会有粮草;没有粮草,军队就会饿死,一支忍饥挨饿的军队,是不会有战斗力的。这样的军队,一遇战争,结局就只有一个:被消灭。

  一句话,汉武帝要想让这场旷日持久的汉匈对决战,打到最后的完全彻底的胜利,他得有足够的钱钱来“烧”。

  关键的问题是,汉武帝的钱钱,已经被“烧”得差不离了。有史料称,汉武帝继位的时候,国库里的钱,是多得不能再多了……因为再多,就没有库房装了。

  这钱钱,应该多得没有道理了吧?

  但是,就是这样富有的有钱大汉,其实也经不起战争的烧钱。到公元前124年的时候,大汉国库,基本上都已经通通地空空如也。钱钱已被刘彻同志烧光矣。

  但是,到目前为止,匈奴并没有被消灭,它只不过遇到几次巨大的重创,被迫北迁以避大汉锋芒,假以时日,养精蓄锐,再卷土重来未可知。到这个时候,汉武帝还会继续烧钱吗?

  按他的性格,他是不会罢手的。

  可是,没有了钱钱,他“烧”什么?唉,他给我的感觉,有一点儿如同拼红了眼儿的赌徒,没有了钱,他“烧”根基——卖爵。

  说得更直接一点儿,他就是卖官。

  这样的结果,后患无穷。直到今天,我们普天之下的多少劳苦大众,在为这买官卖官埋单?不用脑子想,闭着眼睛算,刘彻开的这一先河,2000多年来,为我中华民族造成了多少又是多大的危害?四个字:不可估量。

  卖官的后果,除了让官们更多之外,那就只有一个好处:搜刮民脂民膏的无赖更多。

  其实,拍脑壳想想,人们为什么要买官?

  是因为当了官,就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吗?如果他们真的这样想,不可争议地,这些人一定是从疯人院逃出来的。他们买官,只有一个目的:投资。

  投资,除了要收回成本之外,当然是要赚更多的钱。

  那么,更多的钱从哪里收?

  民脂民膏。

  他的恶果,直接造就劳苦大众苦难深重。

  可是,卖官的钱,刘彻可以“烧”多久?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他的确没有“烧”几年。就在霍去病两战河西之后,匈奴混邪、休屠二王就面临着走投无路的窘境。毕竟是匈奴人,在被霍去病率领的英勇无畏的大汉男儿们干翻之后,唯一的退路,就是向匈奴单于靠拢。

  但是,祁连山一战被大汉军队砍翻3万多兄弟,致使河西走廊完全落于大汉之手,这令匈奴单于恼怒异常,他当时就表达了个人意愿:一定要用混邪、休屠二王的脑袋祭旗,以慰匈奴弟兄亡灵,以振匈奴往日声威。

  这位匈奴单于,大约属于嘴边不关风主儿,随口就说,随处就嚷。这样的意愿,很快就传人混邪、休屠二王的耳中。死到临头,他俩显然得费费思量。

  无论他们怎样的思量,已经没有了地盘,又让自己的同胞唾弃……思量的结果,他们得出了两个�郑和督怠�

  不是向匈奴单于投降,是向大汉皇朝投降。

  浩浩荡荡N万人,奔长安而来。

  汉武帝刘彻派霍去病受降。N万人前来投降,显然会出现N多的波折,限于篇幅,这一波折的内容和细节,本书略。总之,霍去病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个时侯,汉武帝刘彻那好大喜功的本性,喜不自胜中流露出来,亘古以来的伟大胜利,他当然要显摆显摆——他要用马车把这N万人啃着沙子投奔而来的朋友加兄弟,风风光光接到长安。

  要接运N万人啊,要用多少马车啊?

  他不管,他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称:咱们大汉的皇帝,对待匈奴的俘虏具有人们超乎想象的宽厚。

  这显然得让他手下的官员大动脑筋,也大费周章。

  于是,大汉的工匠们连夜赶工,两万辆马车如期完工。

  但是,马呢?

  两万匹马总不能连夜养大吧?

  刘彻没有马。

  那么,拿钱买马嘛。前面就讲过,我大汉的子民,在日常生活中,就爱好显摆宝马,买两万匹好马不成问题吧?买两万匹好马,肯定不成问题,有问题的是,刘彻没有钱。

  他那个卖官得来的钱,早已经被“烧”光光。

   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叫卜式的同志浮出水面,他老人家随手就捐给国家20万钱。这让刘彻喜极而泣,热血沸腾。他广发江湖令(檄文),大肆表扬卜式同志伟大 的爱国主义精神,热情号召全国人民的好同志、好青年努力向卜式学习:别抠门儿,把你家深埋屋底数丈的钱钱挖出来,为祖国的阳光工程做贡献。

   只不过,这样的号召,永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劳苦大众其实不是傻瓜,都把钱钱捐了出去,除了喂肥贪官污吏之外,于国于家于民,永远不会有一滴滴儿的益 处。就如同那个“红十字”一样,除了著名的LV包与豪华的名表,当然还有香车美人在网上炫富显摆之外——却永远不见扶贫爱幼的光辉业绩。有的,就是一本永 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烂账。

  显然,劳苦大众是不会为那些冠冕堂皇却永远都不靠谱儿的号召埋单。

  当然,傻瓜蛋儿除外。

  总之,捐钱运动不了了之,钱钱还是不够。

  刘彻急啊。

  没有钱钱,他的伟大抱负,显然就得半路中断。

  其实不用着急,在大汉初年的那个时代,能人永远都多得要命。卫青、霍去病是能人吧?董仲舒、东方朔、司马相如也是能人吧?这一次,为我们伟大汉武帝解惑救急的能人,其实早就到了他的身边。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桑弘羊。

   桑弘羊出生于洛阳的商贾之家,从小就受到商业文化的浸润与熏陶,所以,他基本上天生就精于算计。他的算计,是真正的算计。据说,他13岁就进宫当了一个 名叫侍中的官儿,其实也就是刘彻的小小跟班,跑跑腿什么的。在他15岁的那一年,同样是还没有长到成年的汉武帝,悍然发动了干涉闽越侵扰东越的战事。这位 小小年纪的桑弘羊,在远离战事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内,却准确地推算出前线军队每日的财物开支,包括其最终的财物用度。事后一对照,居然分毫不差。

  神吧?

  我的天啊,这样的结果,刘彻大跌眼镜。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桑弘羊同志应该是一个天才的理财专家。也不知我们古代的史学家们,对那些精于理财计算的朋友是妒忌还是根本就不屑,总之,无论是司马 迁还是班固,都不愿为桑弘羊这样的理财专家立一个小传什么的,让我们后世的读者,为了弄清楚桑弘羊,不得不在史料堆里东拼西凑。

  其 实,仅仅让投诚的匈奴同志风光一把,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意思。对汉武帝来说,反击匈奴一统华夏,也仅仅就是他实现抱负的一个种类之一。他的最终抱负,显然是 要将我们伟大的大汉帝国,带向国盛民富的顶峰。而要完成这样的伟大理想,他必须做到的就是,对国民经济的重新整合。

  因为从高祖到文 景,“无为而治”的过度发展,造就了N多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无论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集中到少数的富商大贾的手中,也任由他们操纵;随之 而来的就是直接威胁封建社会根基的严重的土地兼并;国家的税收和贫富的分布也随之严重脱节……如果不能重新洗牌,不好意思,这类矛盾一旦尖锐至爆发,在外 患(匈奴)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其后果,肯定就是不堪设想。

  所以说,刘彻急,其实有他着急的道理。刘彻急在心里,桑弘羊就瞧在了眼里,他给了刘彻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只有4个字: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的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财政。具体办法就是将煮盐、冶炼的经营权收归国有,所有的营运由政府管理,其收入直接贴补国家财政。

  桑弘羊之所以把目标锁定到盐铁行业,其实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盐铁行业的利润,实实在在地太过暴利。如同今天的石油,直接的关联,就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桑弘羊的眼里,要想大汉皇朝的国库丰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盐铁国有。

  但是,要想实现盐铁国有,其阻力显然不容小觑。一个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暴利行业,肯定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在这一大批利益者中,有商人、有企业家、更有官员——而且是拥有想当权力和势力的官员,甚至皇亲贵胄。

  为了对付这一批庞大的既得利益者,桑弘羊给出的办法是:釜底抽薪。由政府招募盐户,并给予煮盐器具,包括一定的生活费用。直接从源头斩断盐商的资源;同时,在各地设立铁官,建立和负责铁器专卖事宜,直接剥夺铁器商人的权益。

  同时,对于盐铁私营者,给予铁腕打击。

  从公元前120年开始,盐铁官营在全国推行。有史料记载,仅在当年,就为国家聚集了“以亿万计”的巨额财富。看起来,这盐铁官营对国家财政是一副济世补药,殊不知,这其实是一剂摧残身体的强化兴奋剂,短时期似乎热血奋张,结果却衰亡更快。

  史学大师吕思勉说,桑弘羊的目的,是为了节制资本之用,结果仅仅只起到了短期筹款的目的。筹得的款项,汉武帝除了用来对付匈奴及开疆拓土之外,有很大一笔的费用,其实是用来巡幸封禅、炼丹拜神、大造宫殿……所谓的国有企业,不过就是皇帝的造钱机器。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盐铁官营的最终恶果,就是盐铁垄断,直接的后果就是,产品质量的极端低劣,但价格却高得离谱,腐败由此滋生并盛行,劳苦大众在水生火热中挣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到了西汉的晚期,谁掌握了盐铁官营的控制权,谁就掌控了国家的命脉。

  结果,非常非常的不好意思,王莽就掌握了盐铁官营的控制权。显而易见,无可争议地,他就成了西汉皇朝的掘墓人——当然,这是后话。

  总之,到这一小文里,我想告诉我亲爱的读者的是,在为了推行大汉朝最终战胜匈奴的浩大的战争过程中,大汉皇朝汉武帝的钱钱是怎样来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打仗,其实就是烧钱。为了有足够的钱“烧”,汉武帝的钱钱,就是这样来的。

  这样钱钱的来法,其实不是大汉国民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巨大发展,而是变了一个招儿从盐商、铁商,包括劳苦大众的手中,生生抢来。

  这样的抢,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黑社会,其实没有太多的差别。所不同的是,黑社会需要一把强劲有力的保护伞。而汉武帝自己,就是这把伞。

  这是一剂阴鸷的狠招。从此之后,盐铁业,都是历朝历代封建政权的国有企业。

  之后,只要是利润丰厚的行业,通通都是国有企业。

  因为每一个皇帝,都希望自己名正言顺地成为这把伞。

  保护伞与黑社会的完美结合,人民群众当然就会自动捐钱。

  有了钱,汉武帝就想干一票大的。这一票,就是对已经被迫北迁的匈奴,给予最为致命的一击。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篇小文:决战漠北。

文章来源网络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 李世民与李唐宗室冲突: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李世民与李唐宗室冲突,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个皇帝的为了巩固政权要采取一系类手段的,这里讲到的李世民他是如何处理和李唐宗室的关系的呢,这里面有多少的故事呢。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

    2024年1月30日
    1590
  • 第四节 致力盐铁,增加财政

    忽必烈要南征北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几十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想对南宋发动战争,要想对海都动武,他首先必须解决财政问…

    2024年6月11日
    710
  • 清官李膺简介与故事

    李膺(110~169年),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他初举考廉,历任青州刺史、渔阳太守、度辽将军和河南尹,后累官至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及其附近各郡。   一   李膺…

    2024年7月30日
    480
  • 权力的诱惑:阿合马的故事与忽必烈时代的沉浮

    阿合马,一个名字在历史长河中被无数人提及的名字。他是忽必烈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政权,但他对忽必烈的统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阿合马,原籍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是一…

    2024年9月26日
    240
  • 勇敢者的困境:高迎祥之死与孙传庭的智谋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关于高迎祥的故事,这段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勇气并非总是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高迎祥,原为李自成手下的将领,以勇猛著称。然而,…

    2024年8月10日
    530
  • 第1节 匈奴,又见匈奴

    匈奴人是汉族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他们逼着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逼着刘邦妥协退让,就是在汉武帝时期的漠北大战受到毁灭性打击后,他们还会卷土重来。强悍的匈奴军队,使得秦皇汉武这样有作为君主…

    2024年4月8日
    1110
  • 明朝时期的娃娃亲婚姻谜团:一桩争议终未解,留下历史遗憾

    在一个遥远的历史年代,中国明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关于娃娃亲婚姻归属的重大争议。 故事发生在洪武年间,一个名叫唐闰山的士兵,在服役期间结识了一个名叫史灵芝的女子。史灵芝是唐闰山的堂妹,…

    2024年9月3日
    270
  • 为什么说李世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杀李渊?

    李世民为什么要抢在玄武门附近动手?除了地利人和因素(比如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已被李世民收买,玄武门附近可以埋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必须把握住这个“天时”――必须在李建成面见李…

    2023年11月6日
    1740
  • 《红巾军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一场挑战封建秩序的农民革命

    红巾军韩山童和刘福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起义,发生在顺帝在位的时期(1333-1368年)。这场起义的爆发,是由于当时的贫困状况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1342年,黄河决口,洪水泛滥…

    2024年10月15日
    80
  • 穿越时空的荣耀:古代四大神射手及其传奇故事

    古人之神射手,不仅拥有惊人的武艺,还往往以超乎寻常的能力闻名于世。本文旨在盘点古代四大神射手,其中不乏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技艺和不凡的战绩,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

    2024年10月1日
    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