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开国皇帝拓跋��临终之很不该生在落后的拓跋氏族

公元三世纪末,在山西大同附近突兀而起了一座雄伟辉煌的新城——平城。十二座城门高大巍峨,城内和近郊都有宽敞的宫殿、幽静的园林。亭台楼阁都冠以富 丽堂皇的名称,如紫极殿、云母堂、金华室等,而诸多的水池更令人怀疑是来到了江南。其实,这座新城的总设计师却是一个游牧部落的头人。这便是北魏的开国皇 帝拓跋��。他在建设平城时,仿照的是北方名城长安、洛阳、邺城,以这些城为设计蓝本,不怕规模浩大,不惜造城工本,光是木料就动用了数百万根。以此来表示 他对汉族文明的一往情深。因而,这座平城既是他个人历史辉煌的丰碑,又是他酷爱汉族文化的象征。在天赐三年(公元406年)他又征集了平城周围五百里内的 青壮年男子,在平城南面营建湟南宫和新平城。新修的湟南宫门阙高达十余丈,而新平城周围二十里,城内的苑囿更加广阔,池塘更为深广。巍巍宫墙与清清碧波交 相辉映,真是北方一大景观。

  然而,随着新平城的出现,这里也几乎同时罩上了阴影。这便是那位亲自过问建城许多具体问题的开国皇帝拔跋��,年轻轻的便步人了生命的晚年,性格变得十分乖戾。整个朝廷陷入惴惴不安之中。

  拓跋��,死于天赐六年公元409年),也即新平城动工的第三年。死时三十九岁,第二年谥号宣武帝,十年之后,泰常五年(公元420年)又改谥为道武皇帝。历史上便将他称为魏道武帝。

   他在临死之前,精神十分痛苦。他追忆自己一生致力的改革事业,没有一个人理解他。他变得十分孤独,以致疑虑重重,总怀疑有人要谋害他。他不仅政策多变, 而且行动诡秘,连每晚居住的寝殿都变幻莫测,除了他最宠爱的丽人万人之外,谁也不知道他睡在哪里。可万人却并不爱他。他求助于道士的“丹药”,药性发作 时,他越发性情暴躁,喜怒无常,往往几日不吃,几夜不眠,独自面壁,说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话。

  他这些自言自语道出了历史的真实:

  平城?平城值得你们怨声载道吗?盛乐有什么好?虽然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可那远在塞北;虽然有马队,可是赶到富庶的中原,得跑多少天!不!早该结束那种骑在马背上的生活了,我跟祖先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不再留恋河套以东那肥美的草原了。

  草原尽管可以养出大批的良马,可良马是替别人养的。

  拓跋��有一个充满征战之苦的创业史。大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正月,他即位称代王,恢复了已经灭亡了十几年的代国。

   同年四月,改代称魏,自封魏王,年仅十六岁,可谓野心勃勃。但是他那部落的人并不理解他,亡国之痛很快被忘却,只热衷于争权夺利,甚至欺他年幼,不断制 造事端。对此,年轻的魏王一律取宽容态度。表现为难得的“雅量”。理由很简单,现在是魏国草创时期,人心不可能马上求一致。反复无常的酋帅们目光短浅,他 只能以“忍让”来求得魏国的安定。是的,只有内部安定才能抵御外侮,因为新生的魏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呀!四周强邻环视,个个虎视眈眈。南边有独孤部,北边 有贺兰部,东边有库莫奚部,西边有铁弗部,稍远一点儿,阴山以北有柔然部和高车部,太行山东西两侧还有慕容垂的西燕和慕容永的后燕。严峻的形势在考验着年 轻国君的忍耐力,还有灵活的外交策略。拓跋建在西燕和后燕之间“走钢丝”,忽而与后燕结好,牵制西燕的侵犯;忽而又与西燕结盟,遏制后燕的扩张。利用暂时 还很强大的后燕的支持,在塞上快速统一自己的部落。自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十月取得了高柳大捷后,统一了拓跋族部落联盟,短短五年,就消灭了蒙古南 部和山西北部所有的对手,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国家了。

  这时,他与后燕的矛盾迅速激化,因为他无法满足那贪得无厌的燕主了。

  十几年后,拓跋��仍记得当初说的话:“对不起!良马何必一批又一批地送给你们呢?难道我们就不会骑马?不会用自己的良马去耀武扬威?你后燕消灭得了西燕,却未必消灭得了北魏。不信咱们就较量较量!”

  决战开始了。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五月,后燕精骑八万,直扑河套,进攻北魏。拓跋逃避其锋锐,远遁河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让后燕寻找魏的主力疲于奔命。以逸待劳的魏军在参合陂大败燕军,获得粮糈兵械无数,四五万燕军做了俘虏,全被坑杀。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七月,拓跋挂在盛乐称帝,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

   三年之后,又平中山,灭后燕,将北魏建成了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为北方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攻城那天,适逢甲子。有人劝诫;“今日攻城大不吉利,因为商 纣王就是甲子日败亡的,兵家大忌是日进兵。”拓跋��听后哈哈大笑:“是日商纣灭,可周武呢?不是是日兴吗?”显示了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帝王卓越的识见和捕 捉战的才能。

  建国之后,拓跋挂决心结束鲜卑族只知道追逐水草的游牧生活“我知道,在我的部族那些显贵的人都认为这是背叛祖宗的,可是 又有什么办法呢?”临死之前的拓跋��还在自言自语,“进入中原的各族都在向汉族学习,在以农业为本,大搞屯田。我们要求得生存,也只能如此。不变革,还像 祖宗那样,就一天也活不下去了呀!”

  拓跋��曾多次下令,强制解散因血缘关系建立的各个部落,“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各部牧民与酋 长脱离关系,迁移到指定地区,分给他们土地,从事农耕。为此,不惜以武力镇压反抗的贵族。相反,对汉族的代表人物却予以重用。因为他深知靠着金戈铁马征服 的北方中原地区,那里的汉人对落后的拓跋氏不会心悦诚服,所以得吸收汉族的士大夫参与政权。因而在北魏政权中很有几个被重用的汉人。有个叫张衮的被安排在 左长史的显赫位置上,拓跋狴对他言听计从,比做荀攸,希望他能像荀攸辅助曹操那样,成就一番事业。参合陂大捷便是这张衮出谋划策的还有个叫崔宏的,是拓跋 是专门派人追回的,厚礼相加,拜为黄门侍郎,又晋升尚书。崔宏建议拓跋��宣称自己是黄帝最小的儿子昌的后裔,是地道的“正统”,从而笼络了不少汉人。修筑 平城也是这崔宏的主意。拓跋硅还倾心于汉族文化,让崔宏给他讲《汉书》,又问博士李先:“世上何物最佳?”李先道:“书籍而已,可增识益智。”拓跋��便立 即下令各地搜罗书籍,送到平城,供他和其他拓跋贵族学习。

文章来源网络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