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大儒许衡:传承儒学精华,促进文化统一的杰出代表

元代大儒许衡:传扬汉学促进一统

许衡,中国13世纪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在连年战乱、民族文化垂危的情况下,传播儒学和程朱理学,成为中国从朱熹思想到王阳明思想发展的中间环节。

北海公园

在古代政治文化发展史上,许衡占有重要地位。他官至中书左丞,是正二品的宰辅大臣;文名上,获谥“文正”这个封建时代士大夫的最高尊号,并进王封爵,入孔庙受祀。

许衡的一生经历了蒙金交战、金朝覆灭和金元转代的历史剧变。他的家庭世代务农。青少年时期的许衡于困境中求生存,曾当过县吏,学过占卜之术,也当过蒙古兵的俘虏,后逃亡山东泰安,再迁河北大名。颠沛流离之中,一面艰难求学,一面教书谋生。30岁(1238)时应试合格,取得蒙古人承认的“儒籍”,生活才有所安定,并渐有声名。36岁时,他得知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要谋臣姚枢弃官隐居河南辉县的苏门山,便从河北赶来求学,因此读到南宋大儒朱熹标注的《四书》等程朱理学的典籍,抄录而归。经7年时间的研习和实践,到41岁时已心领神会。如同当时的许多北方儒士那样,他抱着“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兴奋心情,对朱熹的学识大为折服,“终夜以思,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从此尽弃旧学,专注程朱,立志以贯行其道为己任。

许衡最重要的历史业绩是传承程朱理学于北方。许衡的学术和为人的基本精神虽然是传统儒学的,但他与程朱理学强调个人修养的价值取向存在矛盾,与坐而论道的陈腐理学更是格格不入,令人耳目一新。

金亡前后,流离失所的儒士中虽不乏潜心经史之士,但为了在极度困境中求生存,他们于农艺、医术、卜筮、星历、水利、算数等等实用之学往往无不通习。许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旨趣是,以《小学》中所倡导的“洒扫应对”即伦理纲常的实际训练作为培育德行的基础,年长后通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以便在孔孟之道的基础上进一步透彻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与之相关的天理、人性等哲学义理。由朱熹标解的上述典籍集成了程朱理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朱学的精髓所在。许衡认为只要把握住它们,学有所得,他书不读也绝无遗憾。

笃实、重行和强调“治生”就成了许衡学术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例如,首次见忽必烈便开宗明义,表示他是学孔子的,对科举一窍不通,能力仅仅是“勤力务农,教授童蒙”;谈到学古人,他强调必须“一言一行必质诸书”;他甚至认为,只要“不失义理”,做官谋利、务农、经商都无可非议。这些特色几乎贯穿于许衡一生的教化、言行和理论阐发中。

他一方面反复阐明正心诚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身体力行的“践履”工夫。大到君臣父子,小至盐米细事,都应该“遵道而行”;从内心到仪表,从日常行事到治国平天下,都要合乎“道”。其实,这一番伦理纲常的大道理,许衡还融通为另一种表达,那就是“顺天命而应万事”。强调顺随“天命”,这一方面表明了他以此教化民众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他确实是用这条理念去应对所面临的现实的。生死哀乐,仕进仕退,他基本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圆融顺随,处之泰然。

以教授蒙古和权贵子弟为职志,元廷为其设立国子学。许衡是以中原一位乡间教师的身份步入政坛的。青少年时的许衡“嗜学如饥渴”,25岁时逃难到山东,再从山东辗转入河北大名时,人们慕其德行,渐渐前来从学。32岁始正式授徒讲学。46岁开始官宦生涯。中统元年(1260)始入朝为仕,进入政坛,但是每诏必辞,辞官又总是教授家乡的“怀孟子弟”,这样几上几下,最终投入巨大热情,以教授蒙古和权贵子弟为职志。

至元八年三月,元廷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要他教授蒙古子弟时,他一改每诏必辞的故态,欣然说,“此吾事也”,很快走马上任。与此同时,国子学正式设立,当朝蒙、汉百官、近侍子弟被选为首批生徒,许衡以62岁的高龄,抱病亲执教事。开学之日起,他将全部家事托付给儿子,每日只进中、午两餐,以专意教学,宾客来学中访问者也一概谢绝。他认为,这批未成年的“国人子”(蒙古贵族子弟)“大朴未散,视听专一”,如果置于“善类”中“涵养数年”,必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因此,他“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进学先用朱子的《小学》一书授课,讲书章数不务多而重在理解,每每引证设譬,力求浅显明了,并时时设问,“今日之事,有可用否?”课余则令蒙古生年长者习朝仪、典礼,小学生习跪拜揖让进退应对的礼节,或投壶习射。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适合初习汉文和儒学的蒙古学生,对改变他们的蒙古旧习,了解中原儒家文化和治国方法,起了很大作用。

以上内容是对元代大儒许衡的简介和评价。许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思想和行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网络

(0)
saigegesaigege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